秘书忆许世友 7 下 我第一次喝醉了,是被许世友“灌”醉的
许世友和宋时轮两位老将军是战友,也是酒友。二人同属华 东野战军,解放战争时,并肩作战解放济南,抗美援朝时,两人再 次并肩作战反侵略。
许世友和宋时轮两位老将军是战友,也是酒友。二人同属华 东野战军,解放战争时,并肩作战解放济南,抗美援朝时,两人再 次并肩作战反侵略。
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长于城市攻坚,对火力、爆破、突击三结合的战术运用的得心应手。第十纵队以阻击打援闻名,作战中,在敌人增援的方向上划一条线,不管敌人怎么进攻,也难以越雷池一步。当年第十纵队的司令员就是宋时轮。
“老迟,咱们营还剩多少人?”1950年11月24日深夜,长津湖东侧的雪窝子里,一个满脸冰碴的战士蜷缩在战壕里问道。时任235团3营教导员的迟浩田沉默片刻,扯下冻硬的围巾擦了擦望远镜:“现在数这个没用,天亮前必须拿下1081高地。”这段被迟浩田后来写进回忆录的对
1934年初,曾担任红21军参谋长和西方军参谋长的宋时轮将军,因为对那位“洋顾问”的指挥能力有所质疑,在公开场合半开玩笑地发了几句牢骚,这下子可不得了,立即以“AB团”的嫌疑遭到逮捕和关押。
我有幸于1985年6月26日,在北京西山宋将军的家里访问过他,请他谈在抗战初期是怎样开创雁北抗日根据地的。现将宋老这次谈话的要点整理如下,作为对老将军所创功业的一点追记。
宋时轮是我军的杰出将领。我到他身边任秘书的时候,他已是80有余的老人。他曾多次对我讲:“人的一生中,有成功,也有失误。正确看待一个人的历史,不仅要看他‘过五关斩六将’的功绩,还要看‘走麦城’的教训,这是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。
“这天晌午,陈士榘推开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的大门,正巧撞见宋时轮梗着脖子对粟裕嚷嚷。”1948年6月13日的鲁西南闷得像个蒸笼,地图上画满红蓝箭头的作战室更显逼仄。这段被基层炊事员偶然目击的场景,成了今天要讲述的这场历史冲突的最佳注脚——建军治军路上,是纪律压得住